⒈ 一段時間。
例一陣笑聲。
英in burst; a fit; a peal;
⒈ 亦作“一陳”。一次列陣或一次對敵。
引《吳子·料敵》:“夫 齊 性剛,其國富,君臣驕奢而簡於細民,其政寬而祿不均,一陳兩心,前重后輕,故重而不堅。”
《宋史·盧斌傳》:“今若還師,必須結(jié)陣而去,以一陣之役,比於固守,其利百矣。”
⒉ 一段時間。
引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五回:“候補知府做了一陣子,又厭煩了,又要過什么班。”
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經(jīng)過這一次失敗后,有一陣他絕口不談發(fā)財。”
周而復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十七:“最近一陣子,他在考慮薪水以外的收入怎樣安排。”
⒊ 表數(shù)量。用于延續(xù)一段時間的事物、現(xiàn)象。
引唐 裴悅 《聞砧》詩:“一陣霜風殺柳條,濃煙半夜成黃葉。”
《西游補》第十三回:“唐僧 坐定,后房一陣鑼鼓,一陣畫角,一陣吶喊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須臾,濃云密布,一陣大雨過了。”
老舍 《正紅旗下》一:“不幸,有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就來一陣風暴。”
⒋ 表數(shù)量。用于延續(xù)一段時間的動作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把個老頭子嘔的嚷一陣,鬧一陣。”
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二一:“煥之 從報紙上看見了,突然起一種熱望,要同 樂山 會會面,暢談一陣。”
周立波 《李大貴觀禮》:“她覺得既然是個人人有份的大喜的日子,她就應該美美地多睡一陣子,以資慶祝。”
⒌ 表數(shù)量。用于成群、成批的人或鳥獸。
引宋 文天祥 《指南錄·<定變難>詩序》:“是夜逃者十二人,二人坐舟,猶有十人作一陣走。”
《新編五代史平話·梁史》:“是夜月光皎潔,撞著一陣軍馬,約三百餘人,將 朱溫 四人喝住。”
冰心 《寂寞》:“有一天有一陣麻雀經(jīng)過,那麻雀多極了,成群結(jié)隊的飛著,連太陽都遮住了。”
⒍ 副詞。猶一起。
引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同時幾乎一陣闖進來的是扭持著的姑老爺和姑太太。”
⒈ 經(jīng)一時間的連續(xù)動作或情形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一五回》:「那火支支的響了一陣,取罐傾了出來,竟是一錠細絲紋銀。」
《紅樓夢·第三〇回》:「忽一陣涼風過了,刷刷的落下一陣雨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