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黜退;貶退。
引漢 潘勗 《冊魏公九錫文》:“君秉國之均,正色處中,纖毫之惡,靡不抑退。”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官司雖見其疎,豈可便行抑退。”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重厚》:“登崇重厚之臣,抑退輕浮之士,此移風(fēng)易俗之大要也。”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(jié):“罷免 郭子儀,改用資望較次的 李光弼,升進(jìn) 仆固懷恩,又為抑退 李光弼 作了準(zhǔn)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