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形容夏天陽光猛烈。
例赤日炎炎。
英be burning hot; scorching; sweltering; blazing;
⒉ 形容火勢(shì)旺盛。
例炎炎的烈火。
⒊ 形容威勢(shì)、氣焰很盛。
例況彼正是炎炎之際,何事不可為?——《于謙全傳》
英powerful;
⒈ 灼熱貌。
引《詩·大雅·云漢》:“赫赫炎炎,云我無所。”
毛 傳:“炎炎,熱氣也。”
漢 焦贛 《易林·乾之睽》:“陽旱炎炎,傷害禾穀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十六回:“赤日炎炎似火燒,野田禾稻半枯焦。”
⒉ 火光猛烈貌。
引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﹝天狗﹞所墮及,望之如火光,炎炎衝天。”
唐 歐陽詹 《懷忠賦》:“彼炎炎之原燎,信撲之而不滅。”
⒊ 色彩光艷貌。
引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羽旌掃霓,旌旗拂天,焱焱炎炎,揚(yáng)光飛文。”
南朝 梁 江淹 《麗色賦》:“色練練而欲奪,光炎炎其若神。”
明 唐寅 《嬌女賦》:“綦丹縠兮素五綜,麗炎炎兮倫無雙。”
⒋ 氣勢(shì)興盛貌;向上貌。
引《國語·吳語》:“夫 越王 好信以愛民,四方歸之,年穀時(shí)熟,日長炎炎。”
韋昭 注:“炎炎,進(jìn)貌。”
宋 蘇軾 《相度準(zhǔn)備賑濟(jì)第二狀》:“見今訪聞 蘇、秀州 在市米價(jià)已是九十五文足,添長之勢(shì),炎炎未已。”
清 薛福成 《強(qiáng)鄰環(huán)伺謹(jǐn)陳愚計(jì)疏》:“英、俄、法 皆創(chuàng)國數(shù)百年,或近千年,炎炎之勢(shì)不始今日。”
⒌ 權(quán)勢(shì)煊赫貌。
引《漢書·揚(yáng)雄傳下》:“炎炎者滅,隆隆者絶。”
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一:“﹝ 潘良貴 ﹞晚年力量尤凝定, 秦檜 勢(shì)正炎炎,冷處一角,笑傲泉石。”
清 毛先舒 《孔北海融述志》詩:“炎炎當(dāng)路客,奕奕朱門開。”
⒍ 指功勛卓著。
引清 龔自珍 《同年生吳侍御杰疏請(qǐng)?zhí)脐懶珡撵腩讷I(xiàn)侑神之樂歌》:“炎炎 陸公,三代之才。”
⒎ 言論美盛貌。
引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”
陸德明 釋文引 梁簡文帝 曰:“美盛貌。”
宋 邵雍 《無名公傳》:“炎炎之談,甘處其陋。”
姚華 《論文后編·述旨》:“與其詹詹,毋寧炎炎,古今一轍,顛撲不破。”
⒈ 很熱的樣子。
例如:「夏日炎炎」。
⒉ 熱氣很盛的樣子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大雅·云漢》:「赫赫炎炎,云我無所。」
《紅樓夢(mèng)·第一回》:「只見烈日炎炎,芭蕉冉冉,夢(mèng)中之事便忘了對(duì)半。」
⒊ 火光猛烈的樣子。
引《史記·卷二七·天官書》:「炎炎有光,偃兵。」
清·金俞邁〈詠木棉事〉詩:「鋤花偏喜日卓午,曦馭炎炎似火輪。」
⒋ 權(quán)勢(shì)顯赫的樣子。
引《文選·揚(yáng)雄·解嘲》:「炎炎者滅,隆隆者絕。」
英語scorching
德語brütend hei?, glühend hei?, stechend (Sonne)? (Adj)?
法語torri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