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廢墟榛莽;荒野。
引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軍敗身辱,逋逃出走,棲於 會稽,國為墟莽,身為魚鱉。”宋 歐陽修 《集古錄目序》:“怪奇?zhèn)惞っ羁上仓铩螠S磨滅,散棄於山崖墟莽之間,未嘗收拾者,由世之好者少也。”明 宋濂 《凝道記·采苓符》:“生民流亡,倀倀無所依,以墟莽為樓館。”清 劉大櫆 《金復(fù)堂先生八十壽序》:“又其時先世塋墓盡為勢家所侵沒,先生每獨往荊榛墟莽之間,訪求數(shù)十年不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