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濃霧。《后漢書·張楷傳》:“﹝楷﹞性好道術,能作五里霧。時關西人裴優亦能為三里霧,自以不如楷,從學之,楷避不肯見。”唐李商隱《圣女祠》詩:“無質易迷三里霧,不寒長著五銖衣。”后亦用以借指道術。
⒈ 謂濃霧。
引《后漢書·張楷傳》:“﹝ 楷 ﹞性好道術,能作五里霧。時 關西 人 裴優 亦能為三里霧,自以不如 楷,從學之, 楷 避不肯見。”
唐 李商隱 《圣女祠》詩:“無質易迷三里霧,不寒長著五銖衣。”
后亦用以借指道術。 元 馬祖常 《壽郝大參》詩:“留客只談三里霧,見人不問五侯鯖。”
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忽焉五斗米之教起,三里霧之術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