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螟。亦泛指食禾的害蟲。
引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“螟蟲歲生,五穀不成。”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雜說》:“正月朔旦,四面有黃氣,其歲大豐,此 黃帝 用事。土氣黃均,四方并熟,有青氣雜黃有螟蟲,赤氣大旱,黑氣大水。”宋 蘇軾 《昭靈侯廟碑》:“救藥疾癘,驅攘螟蟲。”
⒈ 螟蛾的幼蟲。專棲息于稻葉腋或莖中,蛀食稻莖,為常見的害蟲。
引《漢書·卷七五·京房傳》:「水旱螟蟲,民人饑疫,盜賊不禁,刑人滿市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