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舊時(shí)禮節(jié),跪在地上兩手扶地,頭挨地。
英kowtow,kotow;
⒈ 一種以頭著地或近地的跪拜禮。
引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支志·任道元》:“任 深悼前非,磕頭謝罪。”
元 張國賓 《薛仁貴》第二折:“諕的我磕頭也那禮拜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一:“鄭舍人 一見了 王部郎,連忙磕頭下去。”
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二回:“趙溫 便向他爺爺、爸爸磕頭辭行。”
老舍 《黑白李》:“講戀愛的時(shí)候要多吻,少磕頭,要死追,別死跪著。”
⒈ 一種以頭著地或近地的跪拜禮。
引宋·洪邁《夷堅(jiān)支志戊·卷五·任道元》:「任深悼前非,磕頭謝罪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三八回》:「那人聽了這話,向郭孝子磕頭。」
近叩首
⒉ 拜師。
例如:「我已正式向王師傅磕頭學(xué)藝了。」
⒊ 放倒頭。
引《醒世恒言·卷二二·張淑兒巧智脫楊生》:「東倒西歪,跌倒房中,面也不洗,衣也不脫,爬上床磕頭便睡。」
⒋ 比喻苦求。
例如:「這些錢是我們到處磕頭借來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