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楚辭·離騷》:“余既滋蘭之九畹兮,又樹(shù)蕙之百畝。”
⒈ 一說(shuō),田三十畝曰畹。
引《楚辭·離騷》:“余既滋蘭之九畹兮,又樹(shù)蕙之百畝。”
王逸 注:“十二畝曰畹。”
見(jiàn)《說(shuō)文》。后即以“九畹”為蘭花的典實(shí)。 唐 楊炯 《幽蘭賦》:“爾乃豐茸十步,綿連九畹。”
元 張昱 《趙松雪墨蘭》詩(shī):“玉廬 墨妙世無(wú)同,九畹高情更所工。”
明 唐寅 《和沉石田落花詩(shī)》之三十:“五更飛夢(mèng)環(huán) 巫峽,九畹招魂費(fèi) 楚 詞。”
清 秋瑾 《蘭花》詩(shī):“九畹齊栽品獨(dú)優(yōu),最宜簪助美人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