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節和棁。節,屋柱上端頂住橫梁的方木;棁,梁上的短柱。
引唐 柳宗元 《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》:“冬十月,作新亭于 馬退山 之陽,因高丘之阻以面勢,無欂櫨節棁之華也。”集注:“節者,栭也,刻鏤為山;棁者,樑上楹,畫為藻文。”清 朱之瑜 《<十宮圖>序》:“金釭玉帶,翡翠文犀;節棁縣楣,空青祖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