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不管來源和性質如何,一概收容積蓄。形容博采眾議。
英all-embracing; absorb anything and everything; incorporate things of diverse nature;
⒈ 并,也寫作“并”。
引唐 韓愈 《進學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馬勃,敗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無遺者,醫師之良也。”
宋 朱熹 《己酉擬上封事》:“小人進則君子必退,君子親則小人必疎,未有可以兼收并蓄而不相害者也。”
秦牧 《藝海拾貝·鏡子》:“‘寸有所長,尺有所短’,因此需要兼收并蓄,不可偏廢。”
⒈ 把各種不同的東西收羅、包含在內。宋·朱熹〈己酉擬上封事〉:「小人進則君子必退,君子親則小人必疏,未有可以兼收并蓄而不相害者也。」也作「兼容并蓄」、「俱收并蓄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