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旱稻。
⒉ 先蒸后炒的稻谷。
引唐 李德裕 《謫嶺南道中作》詩:“五月畬田收火米,三更津吏報潮鷄。”宋 范成大 《離堆行》:“成都 火米不論錢,絲管相隨看蠶市。”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穀一·粳》:“西南夷亦有燒山地為畬田種旱稻者,謂之火米。”
引宋 陳師道 《后山談叢》卷四:“蜀 稻先蒸而后炒,謂之火米。可以久積,以地潤故也。”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穀四·陳廩米》:“火米有三:有火蒸治成者,有火燒治成者,又有畬田火米,與此不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