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荒涼簡陋。
⒉ 荒疏淺薄。
⒊ 粗野淺陋。
⒈ 荒涼簡陋。
引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三:“嶺 外荒陋無士人?!?br />《明史·文苑傳一·李德》:“義寧 在 粵 西,荒陋甚, 德 為振舉,文教漸興?!?br />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二:“以柴米之賤,而老此身于荒陋之地,非夫也?!?/span>
⒉ 荒疏淺薄。
引宋 蘇軾 《仇池筆記·三殤》:“李善 注《文選》,本末詳備,所謂五臣者,真俚儒荒陋者?!?br />明 劉基 《游云門記》:“惜余之荒陋,不足以發揚之也。”
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三:“文勤 叩首曰:‘臣學問荒陋,亦不知詩題何出?!?br />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自既荒陋,則不得已,姑拾他人之緒餘?!?/span>
⒊ 粗野淺陋。
引《明史·汪應軫傳》:“州子女荒陋,無以應敕旨。”
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一:“康熙 中以魚皮等部俗荒陋,令其世娶宗室女,以化導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