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形容貧苦讀書人的窮困、窘態(tài)。
例寒酸氣。
英(of a poor scholar in the old days) miserable and shabby;
⒈ 形容貧窘,不體面。
引唐 杜荀鶴 《秋日懷九華舊居》詩:“燭共寒酸影,蛩添苦楚吟。”
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團(tuán)圓破氈笠》:“宋金 今日財(cái)發(fā)身發(fā),肌膚充悅,容采光澤,絶無向來枯瘠之容,寒酸之氣。”
陳殘?jiān)?《山谷風(fēng)煙》第三章:“周祺 看得出來,那些地主婆娘和地主媳婦,故意裝著一副寒酸相給人看。”
⒉ 稱窮苦的讀書人。
引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一:“寒酸忽地上金堦,立看許多滲瀨?!?br />清 朱錫 《幽夢續(xù)影》:“王寅叔 云,黃白是市井家物,風(fēng)月是寒酸家物?!?/span>
⒈ 形容寒士的窮態(tài)或畏縮等不大方的姿態(tài)。
引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二九》:「見趙琮是個(gè)多年不利市的寒酸秀才,沒一個(gè)不輕薄他的。」
《二刻拍案驚奇·卷一九》:「只管目前享用勾了,寒酸見識(shí),曉得甚么?」
反闊綽 豪華
英語wretched, poverty-stricken, unpresentable (for clothing, gifts etc)?
德語?rmlich (S)?
法語misérable, pitoyab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