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固執己見,對阻止、勸告或建議不耐煩。
例由于他這個人過度任性,剛愎自用。
英be obstinate and self-opinionated;
⒉ 固執地反對正確、合理、恰當或公認事物的性格與意向。
例李自成不是剛愎自用的人,他對于明室的待遇也非常寬大——郭沫若《甲申三百年祭》
英opinionated;
⒈ 倔強固執,自以為是。本作“剛戾自用”,后多作“剛愎自用”。
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始皇 為人,天性剛戾自用,起諸侯,并天下,意得欲從,以為自古莫及己。”
《明史·章綸傳》:“綸 復獨奏給事中 王讓 不赴考察,且言 明 剛愎自用,己言多不見從,乞與 明 俱罷。”
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四:“汝向人説我剛愎自用,有之乎?”
魯迅 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二八篇引 劉鶚 語:“剛愎自用,小則殺人,大則誤國。”
⒈ 性情倔強,固執己見。明·沈德符也作「剛愎自任」、「剛褊自用」、「剛戾自用」。
引《萬歷野獲編·卷上·吏部·大計部院互訐》:「各堂上官不從臣言,而都御史高明,剛愎自用,十三道御史豈無一人可斥?高明心懷不公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