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介于東和南之間的方向。
例方是時,博雞者以義聞東南。——明·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英southeast;
⒈ 介于東與南之間的方位或方向。
引《易·說卦》:“齊乎巽,巽,東南也。”
高亨 注:“《説卦》又以八卦配八方,巽為東南方,故曰‘巽,東南也。’”
《玉臺新詠·古詩<為焦仲卿妻作>》:“孔雀東南飛,五里一徘徊。”
明 高啟 《胡應(yīng)炎傳》:“是城龜形也,東南其首,西北其尾。”
⒉ 泛指國家領(lǐng)域內(nèi)的東南地區(qū)。
引《宋書·自序》:“警(沉警 )內(nèi)足於財,為東南豪士,無仕進(jìn)意,謝病歸。”
宋 陳亮 《上孝宗皇帝第一書》:“陛下?lián)?錢塘 已耗之氣,用 閩 浙 日衰之士,而欲鼓東南習(xí)安脆弱之眾,北向以爭中原,臣是以知其難也。”
明 張居正 《論時政疏》:“今國賦所出,仰給東南,然民力有限,應(yīng)辦無窮。”
⒈ 方位名。介于東與南之間。
⒉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(qū),包括臺灣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上海等省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