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標準來衡量,一樣對待。
例他的出版或發議論的“動機”,誰也知道他“不純潔”,決不至于和大學教授的來等量齊觀的。——魯迅《并非閑話(三)》
英equate; put on a par;
⒈ 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。
引清 周中孚 《鄭堂札記》卷五:“若 李滄溟 者,諸體少完善,惟七絶差勝,祇堪與 謝四溟 之五律等量齊觀。”
況周頤 《蕙風詞話》卷三:“或帶煙月而益韻,託雨露而成潤,意境可以稍變,然而烏可等量齊觀也?”
郭沫若 《雄雞集·努力把自己改造成為無產階級的文化工人》:“高爾基 是把做書的工作和做靴子、做椅子等工作等量齊觀,一視同仁的。”
⒈ 將不同的事物同等看待。
例如:「將貧賤、富貴等量齊觀,就不會有什么好憂愁掛懷的了!」
近比量齊觀 同等看待 一視同仁
反厚此薄彼 輕重有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