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公認的不是或過錯。
引清 王夫之 《讀通鑒論·漢哀帝一》:“人之能為大不韙者,非其能無所懼也,唯其能無所恥也。”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論文·祖不得稱皇考》:“李翱 述其大父事狀,題曰《皇祖實録》。當時不以為怪,若施之后代,則犯大不韙矣。”梁啟超 《論書法》:“即以舊史家之理論律之,其視 魏徵 之事 唐,罪固可末減焉矣,而 雄 獨蒙此大不韙之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