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離家就學于師。
引《禮記·內則》:“九年,教之數日。十年,出就外傅,居宿於外,學書記。”清 采蘅子 《蟲鳴漫錄》卷二:“周 姓,天主教也。人疑之,而不能得其實。適 周 幼子出就外傅,以屬對不能,恐被呵責,乞同牕年長,挾此以問其詳。”清 獨逸窩退士 《笑笑錄·學生惡習》:“子弟出就外傅,深宜慎擇。不然,習於詐偽,將至無所不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