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克制憤怒,杜塞情欲。
⒈ 謂克制憤怒,杜塞情欲。見(jiàn)“懲忿窒欲”。
引《易·損》:“君子以懲忿窒欲。”
孔穎達(dá) 疏:“君子以法此損道懲止忿怒,窒塞情慾……懲者,息其既往;窒者,閉其將來(lái)。懲窒互文而相足也。”
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順帝紀(jì)二》:“愿陛下思惟所見(jiàn),稽古率舊,勿令刑德大柄不由天斷,懲忿窒欲,事依禮制。”
明 唐順之 《<明道語(yǔ)略>序》:“不寢不食而非助也;不睹不聞而非忘也;懲忿窒欲而未嘗損也。”
亦作“懲忿窒慾”。 《醒世恒言·一文錢(qián)小隙造奇冤》:“如今聽(tīng)在下説一文錢(qián)小小的故事,列位看官們各宜警醒,懲忿窒慾,且休望超凡入道,也是保身保家的正理。”
亦省作“懲窒”。 宋 朱熹 《感尚子平事》詩(shī):“我亦近來(lái)知損益,只將懲窒度餘生。”
明 高攀龍 《答陳似木書(shū)》之三:“即如忿欲,習(xí)于懲窒,懲窒過(guò)二三次,便省力,便有味。”
⒈ 語(yǔ)出遏止忿怒,窒塞情欲。
引《易經(jīng)·損卦·象曰》:「君子以懲忿窒欲。」
《清史稿·卷三七六·辛從益?zhèn)鳌罚骸戈惞倏≡趯W(xué)政任,不能遠(yuǎn)色避嫌,懲忿窒欲,性行之駁,器識(shí)之褊,不宜仍居授讀之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