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原義是罪犯不用動(dòng)刑,就招認(rèn)自己的罪行。現(xiàn)在常用來比喻無意中暴露出自己的缺點(diǎn)或錯(cuò)誤。
例這不是小邵的理想,是他陸荃自己的理想,是他不打自招。——秦兆陽(yáng)《女兒的信》
英condemned oneself out of one's own mouth; make a confession of one's own accord;
⒈ 不用拷問,自己就招認(rèn)了罪行。
引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難逢夫》:“劉爺 看了書吏所録口詞,再要拷問,三人都不打自招。”
⒉ 比喻無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圖。
引《西游記》第十七回:“﹝ 黑風(fēng)山 妖怪﹞也是個(gè)不打自招的怪物,他忽然説出道:‘后日是他母難之日,邀請(qǐng)諸邪來做生日。’”
馬南邨 《燕山夜話·為什么會(huì)吵嘴》:“可見‘讓’的目的是在于‘得’,讓一寸是要得一尺。這可以說是古代提倡禮讓者的不打自招。”
⒈ 不用刑,就自己招認(rèn)罪狀。
引《警世通言·卷二四·玉堂春落難逢夫》:「劉爺看了書吏所錄口詞,再要拷問,三人都不打自招。」
⒉ 比喻無意間顯露自己的短處。
引《西游記·第一七回》:「只見他與一個(gè)白衣秀士,一個(gè)老道人,坐在那芳草坡前講話。也是個(gè)不打自招的怪物。」
英語to confess without being pressed, to make a confession without duress
德語etw. unbeabsichtigt offenbaren , etw. von sich aus zugeben
法語faire des aveux sans la torture, vendre la mèche sans y être forc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