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防范和檢束。
引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今宜加防檢,式遵前制。”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三:“然世之作偽假真者,往往竊持敬之名,蓋不肖之實(shí),內(nèi)雖荏而色若厲焉,行無防檢而步趨若安徐焉,識(shí)者病之。”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董如彪》:“既而出戶,疏於防檢,適 嫩 攜 如彪 來,得辭競(jìng)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