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相傳夏禹時以百物之象鑄于鼎,使民知善惡。典出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:“昔夏之方有德也,遠方圖物,貢金九牧,鑄鼎象物,百物而為之備,使民知神奸。”杜預注:“象所圖物,著之于鼎。”
⒈ 相傳 夏禹 時以百物之象鑄于鼎,使民知善惡。
引典出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:“昔 夏 之方有德也,遠方圖物,貢金九牧,鑄鼎象物,百物而為之備,使民知神姦。”杜預 注:“象所圖物,著之於鼎。”明 唐順之 《零陵縣知縣題名記》:“是則其為令也,善而名之也,甚于旂常之載焉;其為令也,惡而名之也,甚于鼎象之鑄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