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倫常。
⒉ 常序;常類。
⒊ 一定的規(guī)律。
⒈ 倫常。
引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:“於乎!維天陰定下民,相和其居,我不知其常倫所序。”
⒉ 常序;常類。
引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繆默語之常倫,牽膠言而踰侈。”
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嵇中散》:“遠(yuǎn)想出宏域,高步超常倫。”
明 宋濂 《新注楞伽經(jīng)后序》:“唯 柏庭 法師 善月 依 天臺 教旨,著為通義,夐然絶出常倫。”
程善之 《贈陳子松藤》詩:“良宵剪燭各爾汝,已見遭際殊常倫。”
⒊ 一定的規(guī)律。
引唐 孟云卿 《傷時》詩之一:“大方載羣物,生死有常倫。”
⒈ 倫常。
引《史記·卷三八·宋微子世家》:「於乎!維天陰定下民,相和其居,我不知其常倫所序。」
⒉ 固定的法則、規(guī)律。
引《文選·左思·魏都賦》:「繆默語之常倫,牽膠言而逾侈。」
唐·孟云卿〈傷時〉詩二首之一:「大方載群物,生死有常倫。」
⒊ 人名。(西元1493~1526)?字明卿,號樓居子,明山西沁水人。正德進(jìn)士,官至大理寺評事。好談兵擊劍,生活放縱。作品以散曲著名,風(fēng)格豪邁。著有《常評事集》、《寫情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