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接受教令。
⒉ 用作謙詞,言接受教誨。
⒈ 接受教令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寡人愿安承教。”
趙岐 注:“愿安意承受 孟子 之教令?!?br />《戰國策·趙策二》:“承教而動,循法無私,民之職也?!?br />《史記·樂毅列傳》:“自以為奉令承教,可幸無罪。”
⒉ 用作謙詞,言接受教誨。
引宋 曾鞏 《寄歐陽舍人書》:“所論世族之次,敢不承教而加詳焉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“徐御史 起身相謝道:‘承教了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小髻》:“今已同里,旦晚可以承教?!?/span>
⒈ 接受教誨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梁惠王曰:『寡人愿安承教?!弧?br />《戰國策·趙策二》:「承教而動,循法無私,民之職也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