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猶伏劍。指被殺害或自殺。
引晉 陸機 《豪士賦》序:“則 伊生 抱明允以嬰戮, 文子 懷忠敬而齒劍,固其所也。”唐 陳子昂 《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蘇宏暉謝表》:“遂得齒劍餘魂,更參授鉞之任。”清 徐乾學 《馬文毅公廣西殉難始末》:“如其不濟,惟有與妻子同齒劍死。”
⒈ 人自剄或被殺。
引《晉書·卷九六·列女傳·史臣曰》:「此夫懸梁靡顧,齒劍如歸,異日齊風,可以激揚千載矣。」唐·劉知幾〈思慎賦〉:「朝結駟而乘軒,暮齒劍而膏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