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鄙俴”。
⒉ 鄙陋淺薄。
⒈ 亦作“鄙俴”。鄙陋淺薄。
引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臣鄙淺於道,不能博大。”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雜藝》:“言辭鄙淺,驗(yàn)少妄多。”《隋書(shū)·經(jīng)籍志二》:“遷 卒以后,好事者亦頗著述,然多鄙淺,不足相繼。”章炳麟 《訄書(shū)·訂文》附《正名雜義》:“至云人所不曉,致減神味,説尤鄙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