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酬賞有功之人,使之心安。
⒉ 亦作“保傭”。受雇用的仆役。
⒈ 酬賞有功之人,使之心安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八統(tǒng)詔王馭萬民……五曰保庸。”
鄭玄 注:“保庸,安有功者。”
賈公彥 疏:“保,安也;庸,功也。有功者上下俱賞之以祿,使心安也。”
⒉ 亦作“保傭”。受雇用的仆役。
引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相如 身自著犢鼻褌,與保庸雜作,滌器於市中。”
《方言》第三:“自 關(guān) 而東, 陳、魏、宋、楚 之間,保庸謂之甬。”
《史記·季布欒布列傳》“窮困,賃傭於 齊,為酒人保” 裴骃 集解引《漢書音義》:“酒家作保傭也。可保信,故謂之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