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白色的狗。
⒉ 峽名。在湖北省秭歸縣。
⒊ 亦作“白狗子”。
⒈ 白色的狗。
引《山海經(jīng)·南山經(jīng)》:“自 天虞之山 以至 南禺之山,凡一十四山,六千五百三十里。其神皆龍身而人面。其祠皆一白狗祈,糈用稌。”
《三國志·魏志·朱建平傳》:“﹝ 建平 ﹞善相術(shù)……謂 應(yīng)璩 曰:‘君六十二位為常伯,而當(dāng)有厄,先此一年,獨見一白狗,而旁人不見也。’”
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探留》:“白狗蒼鷹,公子王孫來打獵。”
⒉ 峽名。在 湖北省 秭歸縣。
引唐 杜甫 《獨坐》詩之二:“白狗 斜臨北, 黃牛 更在東。”
唐 白居易 《發(fā)白狗峽次黃牛峽登高寺卻望忠州》詩:“白狗 次 黃牛,灘如竹節(jié)稠。”
⒊ 見“白狗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