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猶言低身、屈身、伏身。
⒉ 指謙恭、遜讓。
⒈ 猶言低身、屈身、伏身。
引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子獨不見貍狌乎?卑身而伏,以候敖者。”
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五章:“甚且不通語言,長跪服事,或且卑身執役,呵叱生殺惟貴族命,雖圣賢豪英不能免焉?!?/span>
⒉ 指謙恭、遜讓。
引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請糴內傳》:“君王卑身重禮,以素忠為信,以請糴於 吳,天若棄之, 吳 必許諾?!?br />晉 袁宏 《后漢紀·桓帝紀》:“﹝ 竇武 ﹞妻子惡衣食車馬,茍全而已,卑身正已,率宗族內外僮僕,莫敢違法者?!?br />宋 秦觀 《袁紹論》:“向使出 豐 於獄,東向而事之,問以計策;卑身折節,以撫傷殘之餘……豈遽至於亡哉!”
⒈ 降低身分。
引《楚辭·劉向·九嘆·惜賢》:「欲卑身而下體兮,心隱惻而不置?!?/span>
⒉ 卑賤之身。
引《文選·東方朔·非有先生論》:「卑身賤體,說色微辭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