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沉重;不流暢。
引茅盾 《子夜》七:“叫做‘云卿’的那位月牙須的狹長臉,很滯重地拖著腳步,落在最后。”《艾青詩選·自序》:“形象思維的活動,在于使所有滯重的物質(zhì)長上翅膀。”葉圣陶 《火災(zāi)·祖母的心》:“《國文教科書》不比兒歌,沒有流轉(zhuǎn)和諧的聲調(diào),唱著唱著,只聽得一個個艱澀而滯重的字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