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曾子謂子思曰:'伋,吾執親之喪也,水漿不入于口者七日。'”后以“執喪”為奉行喪禮或守孝之稱。
⒈ 后以“執喪”為奉行喪禮或守孝之稱。
引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曾子 謂 子思 曰:‘ 伋,吾執親之喪也,水漿不入於口者七日。’”
《史記·萬石張叔列傳》:“其執喪,哀戚甚悼。”
唐 元稹 《李珝監察御史制》:“以爾 珝 文學周敏,操行端方,執喪有聞,俯以就制。”
清 魏源 《趙汝愚擁立寧宗論》:“孝宗 崩,羣臣疏請執喪,而 光宗 不成服,不執喪。”
⒈ 守喪。
引《史記·卷一〇三·萬石君傳》:「其執喪,哀戚甚悼。」
唐·元稹〈李珝起復監察御史制〉:「以爾珝文學周敏,操行端方,執喪有聞,俯以就制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