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有羞惡之心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“知恥近乎勇。”南朝 梁 何遜 《七召·治化》:“樵者目金而知恥,耕夫讓畔以成仁。”宋 曾鞏 《敘盜》:“此謂養之既足,導之既明,則為盜者知恥而自新。”
⒈ 有羞惡之心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「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