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注措”。
⒉ 措置,安排處置。
⒈ 亦作“注措”。措置,安排處置。
引《荀子·榮辱》:“君子注錯之當,而小人注錯之過也。”楊倞 注:“注錯……與措置義同。”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荀子一》:“注錯二字同義。 《廣雅》:‘措,鉒,置也。’措鉒即注錯。是注、錯同訓為置。”宋 曾鞏 《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》:“仁宗 皇帝,寬仁慈恕,虛心納諫,慎注措,謹規矩。”明 劉元卿 《賢奕編·閑鈔上》:“諸 呂 之際,諸公注措如用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