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主掌宗廟祭祀。鬯,古代祭祀用的一種香酒。
⒉ 《易·震》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”孔穎達疏:“震卦施之于人,又為長子。長子則正體于上,將所傳重,出則撫軍,守則監國,威震驚于百里,可以奉承宗廟彝器粢盛,守而不失也。”后因稱太子為“主鬯”。
⒈ 主掌宗廟祭祀。鬯,古代祭祀用的一種香酒。
引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三》:“付爾以承祧之重,勵爾以主鬯之勤。”
宋 莊綽 《雞肋編》卷下:“逮余主鬯之日,實乃秉鈞之秋。”
⒉ 后因稱太子為“主鬯”。
引《易·震》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” 孔穎達 疏:“震卦施之於人,又為長子。長子則正體於上,將所傳重,出則撫軍,守則監國,威震驚於百里,可以奉承宗廟彝器粢盛,守而不失也。”
唐 柳宗元 《賀踐祚表》:“主鬯彰孝恭之美,撫軍著神武之功。”
《舊唐書·玄宗紀上》:“平王 有圣德,定天下,又聞 成器 已下咸有推讓,宜膺主鬯,以副羣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