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漢字字體。
例飾以篆文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
題名并篆文。——明·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英seal script;
⒈ 篆體字。
引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陽嘉 元年,復造候風地動儀。以精銅鑄成,員徑八尺,合蓋隆起,形似酒尊,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。”
唐 李白 《獻從叔當涂宰陽冰》詩之二:“落筆灑篆文,崩云使人驚。”
《鏡花緣》第四八回:“苦花 道:‘我看此碑都是篆文,一字不識,誰見什么天榜?’”
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四章一:“這一對銅花缽大約是三五百年前的舊物,身上各有一條龍和一個太陽,底上鑄有篆文‘內用’二字。”
⒈ 以篆體書寫的文字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六回》:「上有篆文八字云:『受命于天,既壽永昌。』」
德語Siegelschrift (S)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