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血液自血管或心臟外流。外出的血液進入組織間隙或體腔內,稱內出血,流出體表外,稱外出血。
英hemorrhage;
⒉ 印刷后的書頁或印張在裁切后印刷部分超越一邊或數邊。
英bleed off;
⒈ 血液流出。 《漢書·蘇武傳》:“鑿地為坎,置煴火,覆 武 其上,蹈其背以出血。
引武 氣絶,半日復息。”
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次有比丘僧 拔慧 品等六十二人割耳出血,用和名香;奉依師教,竝載在碑陰,書其名品。”
唐 李亢 《獨異志》卷上:“侃 以針刺之,通指皆出血,灑墻為‘公’字。”
⒉ 比喻花錢。
引李英儒 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八章二:“他這時心情變得陰郁了,本來免掉六塊錢的份子,覺得是個便宜。現在想來,那頂多是不出血呀,實則一分錢也沒收入。”
遲松年 《秋別》三:“錢呢?辦公室出血?你這胖處長也太摳了,花它十塊八塊的還讓辦公室掏?”
⒈ 血管壁破裂,血液外流。
英語to bleed, bleeding, (fig.)? to spend money in large amounts
德語bluten (V)?
法語hémorrag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