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局縮不舒展。
⒉ 憂懼不安貌。
⒊ 急促。
⒋ 皺縮貌。
⒈ 局縮不舒展。
引《詩·小雅·節南山》:“我瞻四方,蹙蹙靡所騁。”
鄭玄 箋:“蹙蹙,縮小之貌。我視四方土地日見侵削於夷狄,蹙蹙然雖欲馳騁無所之也?!?br />唐 元稹 《唐故萬州刺史劉君墓志銘》:“文詠詞調,有古時人氣候,不肯學蹙蹙近一題者?!?/span>
⒉ 憂懼不安貌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壺史》:“秀才雖諾之,每呼指,色上面,蹙蹙不安?!?br />金 王若虛 《保義副尉趙公墓志》:“治生尤勤儉……日夕蹙蹙,恒若不足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阿纖》:“女雖不懼,然蹙蹙不快?!?br />蘇曼殊 《天涯紅淚記》第一章:“堂中唯餘工役輩集廚下,蹙蹙不安,知有非常之禍。”
⒊ 急促。
引宋 王令 《贈李定資深》詩之四:“湍激日蹙蹙,風稜勢漫漫?!?/span>
⒋ 皺縮貌。
引宋 陸游 《西村》詩:“蹙蹙水紋生細縠,蜿蜿沙路臥修蛇?!?br />康有為 《六哀詩》之四:“平生憂國意,慨嘆眉蹙蹙?!?br />楊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八章:“他微微蹙蹙眉頭笑道:‘ 馬克思 先生的大弟子,您又在研究什么問題哪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