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梵字。
⒉ 指佛經。
⒈ 梵字。
引唐 李復言 《續玄怪錄·定婚店》:“固 步覘之,不識其字;既非蟲篆八分科斗之勢,又非梵書。”
宋 馬永卿 《嬾真子》卷五:“﹝ 浄曇 ﹞以 宸奎閣 所藏 仁宗 御書詣行在。所獻書凡五十三軸,字體有三:一曰真書,二曰飛白,三曰梵書。”
⒉ 指佛經。
引元 子溫 《題畫》詩:“曾向流沙取梵書,草龍珠帳滿征途。”
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籍會通四》:“梵書多鬻於 昭慶寺。書賈皆僧也。”
⒈ 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經典,吠陀的各種無韻體的評注。約在西元前九百年至前七百年間編纂成書。是現存有關印度禮儀史的最古老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