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低洼積水處。
引《大戴禮記·夏小正》:“湟潦生蘋。湟,下處也。有湟然后有潦,有潦而后有蘋草也。”孔廣森 補(bǔ)注:“湟,隍也,有水曰池,無水曰隍。潦,行潦也。七月雨盛,湟之涸者亦為潦,故曰有湟然后有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