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戲謔逗樂(lè)。
引《漢書(shū)·東方朔傳》:“而 朔 嘗至太中大夫,后常為郎,與 枚皋、郭舍人 俱在左右,詼啁而已。”明 高啟 《送徐七山人往蜀山書(shū)舍》詩(shī):“要眇送謳唱,瀾翻雜詼啁。”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九篇:“﹝ 東方朔 ﹞與 枚皋、郭舍人 俱在左右,但詼啁而已,不得大官。”
⒈ 詼諧戲謔。
引《三國(guó)志·卷四三·蜀書(shū)·馬忠傳》:「忠為人寬濟(jì)有度量,但詼啁大笑,忿怒不形于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