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斥責(zé);責(zé)罵。
引漢 賈誼 《新書·時(shí)變》:“假父耰鋤杖彗耳,慮有德色矣;母取瓢椀箕箒,慮立誶語。”清 方文 《夜坐》詩:“饑寒多誶語,塞耳不教聞。”
⒈ 責(zé)罵。
引《金史·卷一一六·石盞女魯歡傳》:「往宿州就食。軍士有不愿者,誶語道中。朝廷聞之,使問其故。」
⒉ 相告、詰問。
引《漢書·卷四八·賈誼傳》:「母取箕箒,立而誶語。抱哺其子,與公并倨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