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至高貌。
引《墨子·親士》:“是故天地不昭昭,大水不潦潦,大火不燎燎,王德不堯堯者,乃千人之長也。”孫詒讓 間詁:“《白虎通》云:‘堯猶嶢嶢,至高之貌。’”清 王夫之 《南岳賦》:“其高也,拔乎原隰者九千六百步,軒軒堯堯,以捫銀漢。”清 劉大櫆 《內閣學士前工部左侍郎張公墓志銘》:“堯堯者石,丸丸者松,無敢毀拜,世聞其風。”
⒈ 崇高的樣子。
引《墨子·親士》:「是故天地不昭昭,大水不潦潦,大火不燎燎,王德不堯堯者,乃千人之長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