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儀法”。
⒉ 禮儀法度。
⒈ 亦作“儀灋”。禮儀法度。
引《晏子春秋·內篇問上三》:“守于民財,無虧之以利;立于儀灋,不犯之以邪。”《史記·叔孫通列傳》:“高帝 乃悉去 秦 苛儀法,為簡易。”宋 蘇舜卿 《上杜侍郎啟》:“然閣下為世標矩,人所仰屬,坐鎮藩屏,列邑承風,舉動言論,播為儀法。”清 惲敬 《書<三國志>后》:“然 蜀 用 漢 儀法,無志、表亦傳;若 吳 魏 之制皆不傳矣,此奪之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