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憂郁憤懣積聚于心。
英pent-up;
⒈ 謂憂郁憤懣積聚于心。
引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:“今宮人侍御,動以千計,或生而幽隔,人道不通,鬱積之氣,上感皇天。”
宋 蘇洵 《極樂院造六菩薩記》:“悲憂慘愴之氣鬱積而未散,蓋年四十有九而喪妻焉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珊瑚》:“母以鬱積病,委頓在床。”
魏巍 《東方》第四部第六章:“李能 心里郁積的憤怒,再也抑制不住地迸發出來。”
⒉ 蓄積,積聚。
引唐 韓愈 《送廖道士序》:“氣之所窮,盛而不過,必蜿蟺扶輿磅礴而鬱積。”
宋 范成大 《邵陽口路粗惡積雨馀濘難行》詩:“不知清淑氣,果復曾鬱積?”
明 歸有光 《浙江鄉試錄后序》:“夫天地之氣,茂隆鬱積,薰為泰和。”
李大釗 《厭世心與自覺心》:“自殺之象……其醞釀郁積者,固非一朝一夕之故也。”
⒈ 積聚不舒暢。也作「郁結」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三〇下·郎?傳》:「郁積之氣,上感皇天。」
反發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