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月盡,多指農歷每月的最后一日。
⒈ 謂月盡,多指農歷每月的最后一日。
引《呂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月也者,羣陰之本也。月望則蚌蛤實,羣陰盈;月晦則蚌蛤虛,羣陰虧。”
《漢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成公 十六年‘六月甲午晦, 晉侯 及 楚子、鄭伯 戰于 鄢陵 ’。皆月晦云。”
隋 杜臺卿 《玉燭寶典》卷一:“元日至于月晦,民并為酺食渡水,士女悉湔裳,酹酒於水湄,以為度厄。”
唐 白居易 《春雪》詩:“月晦寒食天,天陰夜飛雪。”
⒈ 月終。多指農歷每月的最后一日。
引《呂氏春秋·季秋紀·精通》:「月望則蚌蛤實,群陰盈;月晦則蚌蛤虛,群陰虧。」
唐·白居易〈春雪〉詩:「月晦寒食天,天陰夜飛雪。」
近月終
反月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