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岳牧”。
⒉ 傳說為堯舜時(shí)四岳十二牧的省稱。語(yǔ)本《書·周官》:“曰唐虞稽古,建官惟百,內(nèi)有百揆四岳,外有州牧侯伯?!薄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皥?qū)⑦d位,讓于虞舜,舜禹之間,岳牧咸薦,乃試之于位,典職數(shù)十年?!焙笥谩霸滥痢狈悍Q封疆大吏。
⒈ 后用“岳牧”泛稱封疆大吏。
引語(yǔ)本《書·周官》:“曰 唐 虞 稽古,建官惟百,內(nèi)有百揆四岳,外有州牧侯伯?!?br />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:“堯 將遜位,讓於 虞舜,舜 禹 之間,岳牧咸薦,乃試之於位,典職數(shù)十年?!?br />《后漢書·班彪傳》:“於是三事岳牧之僚,僉爾而進(jìn)?!?br />《晉書·王敦傳》:“敦 既得志,暴慢愈甚……將相岳牧,悉出其門?!?br />宋 范仲淹 《青州謝上表》:“海 岱 之區(qū),地望攸重;岳牧之任,邦選甚隆?!?br />清 顧炎武 《菰中隨筆》卷八:“士之才智,可效一官者,茍非宿登仕版,則雖見知於方鎮(zhèn)岳牧,亦不能稍振拔之,以收其用。”
⒈ 原為四岳十二牧的合稱,分掌政務(wù)與四方諸侯。后用以稱疆吏、封疆大臣。南朝宋·傅亮〈為劉毅軍敗自解表〉:「況可重荷岳牧之任,復(fù)當(dāng)推轂之事?!挂卜Q為「岳伯」、「岳牧」。
引《史記·卷六一·伯夷傳》:「堯?qū)⑦d位,讓于虞舜,舜禹之閑,岳牧咸薦,乃試之于位,典職數(shù)十年?!?br />《文選·潘岳·?中詩(shī)》:「岳牧慮殊,威懷理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