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顯明;明白。
例內(nèi)容顯豁。
英evident; be bright and clear;
⒈ 顯明而通達(dá)。
引唐 杜牧 《赴京初入汴口曉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》詩:“唯有君子心,顯豁知幽抱。”
⒉ 顯著清楚。
引《老殘游記續(xù)集遺稿》第二回:“后面雖看不見面貌,那個(gè)雪白的頸項(xiàng),卻是很顯豁的。”
鄒韜奮 《萍蹤憶語》十八:“它能利用極流利暢達(dá)的文體和顯豁明了的編法,把世界的新聞寫成編成極易讀的材料。”
⒊ 猶開闊。
引唐 司空?qǐng)D 《澤州靈泉院記》:“其院東西顯豁,直亙大川,端門洞闢,正與旭日相迓。”
《人民文學(xué)》1977年第6期:“他的作品意境顯豁,語言明白,卻有種使人吟味再三的力量,這是由于思想深刻所致。”
⒋ 出風(fēng)頭;顯擺。
引元 馬致遠(yuǎn) 《黃粱夢(mèng)》第四折:“你得了斗來大黃金印一顆,為元帥,佐山河,倒大來顯豁。”
明 賈仲名 《對(duì)玉梳》第二折:“莫不靈堂前要顯豁。”
⒈ 顯明昭著。
引唐·杜牧〈赴京初入汴口曉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〉詩:「唯有君子心,顯豁知幽抱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一七回》:「賈子猷:『名子是后頭一個(gè)雅。』店主人道:『然而不及頭一個(gè)顯豁。』」
⒉ 炫耀。
引元·馬致遠(yuǎn)《黃粱夢(mèng)·第四折》:「你得了斗來大黃金印一顆,為元帥,佐山河,倒大來顯豁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