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宗師、大匠,可以為人取法者。
⒉ 效法。
⒊ 指老師的教導。
⒈ 宗師、大匠,可以為人取法者。
引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文章》:“邢子才、魏收,俱有重名,時俗準的,以為師匠。”
南朝 梁 王筠 《與云僧正書》:“一代師匠,四海推崇。”
⒉ 效法。
引唐 趙璘 《因話錄》卷三:“元和 中,后進師匠 韓公,文體大變。”
明 王世貞 《藝苑卮言》卷一:“大抵詩以專詣為境,以饒美為材,師匠宜高,捃拾為博。”
⒊ 指老師的教導。
引晉 范寧 《<春秋穀梁傳>序》:“釋《穀梁傳》者雖近十家,皆膚淺末學,不經師匠,辭理典據,既無可觀。”
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后有沙門 常山 衛道安 性敏,日誦經萬餘言,研求幽旨。慨無師匠,獨坐靜室十二年,覃思構精,神悟妙賾,以前出經,多有舛駁,乃正其乖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