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人民的痛苦。
⒉ 指處在世俗之中的避世者。
⒈ 人民的痛苦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張衡傳》:“故能同心戮力,勤恤人隱,奄受區(qū)夏,遂定帝位,皆謀臣之由也。”
李賢 注:“隱,病也。 《國(guó)語(yǔ)》曰‘勤恤人隱,而除其害’也。”
按今本《國(guó)語(yǔ)·周語(yǔ)上》作“民隱”。 《北齊書(shū)·孝昭帝紀(jì)》:“輕徭薄賦,勤恤人隱。”
宋 王禹偁 《又謝恩表》:“敢不精求理本,廣察物情,討論國(guó)經(jīng),勤恤人隱。”
⒉ 指處在世俗之中的避世者。
引隋 王通 《中說(shuō)·禮樂(lè)》:“問(wèn) 東方朔,子曰:人隱者也。”
阮逸 注:“詭跡混俗,不自求別於眾人,故曰人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