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萌發(fā)意念;動念頭。
⒈ 萌發(fā)意念;動念頭。
引漢 李尤 《動書枕銘》:“聽政理事,怠則覽書。傾倚偃息,隨體興居。寤心起意,猶愈宴娛。”
《元典章·戶部六·鈔法》:“諸偽造寳鈔,首謀起意之人,并雕板抄紙、收買顏色、書填字號、窩藏印造,但同情者并行處死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二七回:“孫二娘 道:‘一者見伯伯包裹沉重,二乃怪伯伯説起風(fēng)話,因此一時起意。’”
蔡東藩 《前漢通俗演義》第九五回:“長 明知此事難言,只因見財起意,不忍割捨,乃想出一法,詭言將乘間入請,立為左皇后,使 孊 如言轉(zhuǎn)告。”
巴金 《春》一:“這門親事是祖父起意而由他的父親 克明 親手辦理的。”
⒈ 生出意念。
引漢·李尤〈讀書枕銘〉:「寤心起意,猶愈宴娛。」
《老殘游記·第二〇回》:「小人昨夜在土娼張家住宿,因多帶了幾百銀子,被這許大吳二兩人看見,起意謀財。」
英語to conceive a scheme, to devise a plan